小孩子的时间(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孩子真的很难感知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光难买寸光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不少孩子把这些名言警句背得滚瓜烂熟,做事却依然拖拖拉拉,让好不容易修炼「成佛」的妈妈一秒破功,化身移动计时器不停催促。
其实,不是孩子没有时间观念,而是时间太抽象,孩子根本体会不到。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我们大人说着很顺口,其实对小孩子来说,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宝宝,还是很懵圈的:到底是个啥?
所以,不能直接和宝宝说时间观念巴拉巴拉的,他们压根明白不了,也体会不了。一定要在生活中随着经验的丰富,逐渐有时间的概念,这个阶段,大部分孩子要到3岁吧。
也就是说,爸妈不能心太急,给宝宝一点时间,让他有点时间的概念:时间顺序、时间距离等等。
时间知觉,是人对事情发生的顺序性(时间顺序)和持续性(时间距离)的直觉反应。
这样的直觉反应并非天生存在,而是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累积而发展,大部分孩子的时间知觉在3岁左右才开始萌芽。
因此,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就要先给孩子时间,让他分清时间顺序,把控时间距离。
有了时间的概念,比如几点是什么时候,半小时一小时大概是多久之后,才可以着手培养。
怎么培养呢?
一开始,肯定是要爸妈提醒宝宝,提醒得多了,宝宝自然会减少拖拖拉拉的习惯。
同时,爸妈最好把宝宝日常里要做的事情,用时间和顺序记录下来,让宝宝知道他做某样时间时,是在什么时候、要耗费多少时间等等。
当然啦,爸妈的以身作则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主动安排自己的时间,可以让孩子把一天的学习或生活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阶段进行安排。
我们一般把一天当中的8点到12点称为上午,12点到18点称为下午,日落之后就是晚上了。
另外,家长可以有意识地提醒孩子,比如,中午过去了,可以不经意间地问孩子:“宝宝,现在几点啦?”或者“今天下午准备做什么呀?”让孩子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
不论是画画玩玩具,还是写作业看绘本,每个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都可以与孩子约好活动时长,设定好定时器并告诉孩子,当定时器发出声响时,我们就要停下正在做的事情,因为时间已经到了。
如果孩子已经会看钟表,我们可以用闹钟取代定时器,指针和刻度变化还能从视觉上刺激孩子。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可爱的闹钟,引起孩子的关注和兴趣。然后教孩子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每天早上定好闹钟,让孩子清晰地认识到时间的变化和重要性,和孩子约好每天早起早睡,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从小帮助孩子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会让他终生受用。现在的孩子普遍晚睡,如何让孩子早点入睡呢?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放学回家后有充分的运动时间,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喜好,选择不同的方式。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约定好的时间段内,我们都要管住自己唠叨的嘴、急切的心,让孩子成为这一时间段的真正管理者。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拖沓,还能让孩子学会遵守约定。
遵守约定适当奖励。如果刚开始孩子还没有时间观念,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长要和孩子约定好时间,先约法三章,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亲子关系危机。由于都是事先约定好的,到了约定的时间,就一定要遵守约定。可能刚开始孩子会耍赖,家长可以事先承诺:如果遵守约定,将会得到一定的奖励。
有了奖励的刺激,孩子会更认真地遵守约定。例如看电视或DVD,约定好这个节目结束或看20分钟,等到时间到了或演完,让孩子自己关闭电视机。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比赛“遵守约定”,互相监督。不管是谁,没有遵守时间的,就要受到一点小惩罚,而遵守约定的人可以得到奖励。有了比赛这一动力,孩子会积极争取胜利,遵守约定就在游戏中做到了。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