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师-幼儿))
《家庭教育指导师》——幼儿、小学篇
《双减》减轻孩子在学校负担、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更多的挤出时间进行家庭教育,提高孩子学习的效率,社会教育要加强、家庭教育要加强,让孩子更多的回归家庭,充实家庭教育。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我认为双减势在必行。任何一个年级的孩子,任何一道题,孩子不会,最权威的讲解人是老师,不管你是什么级别,什么资质,但是你在家里的角色是错的。
老师不像老师、家长不像家长,效率低下。家庭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孩子成人,成为一个好人,积极上进,品行端正,(个性+德行)学校里:知识+能力+价值观。家庭教育是弹性大,学校教育是刚性。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方式是:“养”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家长和孩子领域不是讲理的地方,是携手共同进步的地方。(国家要求孩子3年级开始学英语,一周一节)双减不是削减文化课的学习,是要加强家庭教育学习,反来促进学校的效率。机构需要弥补孩子某方面的性格特点。家庭教育在未来几年,无论从情怀还是经济运营还有很大的市场。双减是洗牌的过程也是人才辈出的过程。我们家长和老师之间极大的不信任,不信任学校老师,也不信任机构的老师,家长不信任,孩子也随之不信任。
讲师:刘凤华(儿童青少年发展于学习策略)题外话:家庭教育是什么?直观就是关起门来教育孩子,现代社会——由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对一个家庭进行“指导”(家庭成员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你和你孩子的关系,夫妻关系——你职场中和上级的关系、家庭坏境、亲子教育、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如何提高孩子学习效率提高??并且提炼出其中的精髓,学习策略。什么是学习?学习即外部环境影响下,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孩子出生以后,就开始了学习,没有人能游离于学习过程海外。
学习是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广义的学习包括自我认知、各自能力、情绪情感、对外沟通表达、学习过程中的方法策略。狭义的学习特指知识、能力、价值观的获得。广义的学习在先,狭义的学习在后。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任何学习都是外部给予压力,所以任何学习过程都是痛苦的,但是痛苦的学习过后可以带来快乐。
我们期望的学习状态有三个层次(从低到高,挖掘孩子的点)喜欢学————兴趣和快乐(兴趣是学习最大的老师)喜欢学习,来源于先天的学习兴趣,有益于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和创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更多是先天的优势所致,也有益于后天的培养。出生时的偏好(妈妈怀孕时,好养活,孩子生下来也好养,妈妈怀孕时候各种心态不适孩子也不太好养,说白了就是遗传学)视听偏好(喜欢听别人说话,老师说、他说,听觉型的孩子上自习就比较痛苦,视觉性的孩子上课人多,比较喜欢安静,任何兴趣偏好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我们是否可以提前洞察到孩子的偏好)、左右脑平衡、八项多元智能理论。兴趣是先天的,任何兴趣的背后都有对应的能力愿意学————成就和幸福自主学————自律和效率愿意学习,来源于后天学习成就感的激励,有益于学习过程中的幸福感和充实感(孩子越喜欢一门功课,学的越好,越好就更愿意,是因为他有成就感)
埃里克森 人格学 冲突 培养品质婴儿期(0~1.5岁)
信任克服怀疑 希望婴儿后期(1.5~3岁)
自主克服羞愧 意志幼儿期(3~6岁)
主动克服内疚 目的小学期(6~12岁)
勤奋克服自卑 能力中学期(12~18岁)
自我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 忠诚100个上网的孩子,对游戏感兴趣的不到1%,小学阶段更注重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是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每一个阶段有这些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并且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这八个阶段紧密相连。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一、童年阶段1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3、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4、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青春期阶段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成年阶段 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 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成年期(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力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
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动力学说 生物需求,即吃、睡、温、安全、性等等,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物需求满足与否,关系到生存,具有强大的动力高级需求,即尊重、认同、欣赏、等待等等,是人特有的需求,与人的地位和价值有关。低级不能充分满足,孩子才会有动力。一旦得到充分满足,会失去原动力。(可以尝试延时满足,妈妈我今天想吃排骨,可以,明天可以吗?)高级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人会更有动力,追求高级需求的满足会上瘾的。(学习家庭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个性结构,缺失那些去弥补,而不是为了后悔)积极心理学说
小学低年级:
无条件赏识+就事论事(懂事开始~6岁一年级)小学中年级:及时表扬当下的行为+表达对未来的期望
(2年级开始孩子你今天做的真好,你明天可以坚持吗?持续~~,如果没做好,可以给个拥抱,下次我们可以更好一点吗??这个阶段孩子比较容易自满,一般聪明的孩子都不踏实)小学高年级:真诚、准确、恰当的欣赏,强化成就感
(5、6年级~初一,孩子青春前期,如果还是应试表扬,孩子会觉得我们很做作,这个时候要非常真诚非常准确的陈述某件事)不同年龄阶段,增加孩子成就感方法是不同的。气质学说不同孩子激发动力方式不同胆汁质,激情似火,没有耐心,霸道权威 (红色性格、火象星座、孙悟空)多血质,灵活圆滑,目标性强,功力虚荣(风象星座、猪八戒)粘液质,任劳任怨,创造性差,宽容接纳(沙和尚)抑郁质,细致敏感,自律性好,耐心陪伴(唐僧)激励孩子成就感并不是一个大拇指说个真棒就能解决,学校是班课制,解决共性问题,但是个性问题需要家庭教育。自主学习,(学习自控能力)来源于相关能力的持续培养,有益于学习成就的获得效率。幼儿期孩子学习策略是游戏模仿性游戏:简单动作的模仿,强化和形成一生的学习策略基础(不讨论结果,注重过程)
(2~3岁孩子模仿,模仿就是学习,玩具尽量少,或者收起来,尽量做到专注一个玩具)想象性游戏: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虚构性活动,强化和形成一生的能力基础
(3岁~4岁玩具还是以少为主,但是需要无限想象~,要以过程为主,例如:妈妈我从哪里来的?-----孩子你怎么能问出这么好奇的问题?你还有啥有兴趣的问题?妈妈我想要个月亮,优秀的回答,妈妈和孩子做想象游戏,拿手一捞,给孩子,快接着,拿不拿到月亮无所谓,要学会陪孩子想象,结果不重要,不要拿理性的概念去想孩子的问题,拿现代女性来讲,学历越高,越理性,越理性越爱讲道理,越讲道理,越压制孩子的想象力,幼儿时期就是陪孩子想象,想象就是胡思乱想在这个阶段)规则性游戏:以规则为前提的角色扮演活动,主要功能促进幼儿个性形成,强化和形成一生的个性基础。
(5~6岁5岁孩子抢3岁孩子东西对吗?不对,但对于小小孩被抢了东西,还爱跟着5岁孩子跑,有家长担心我孩子总被抢东西时间长出问题,但要知道,很快你孩子5岁了,就会有3岁孩子出现。。。。。。。)小学期学习策略是习惯养成前序:国家要求幼儿阶段避免小学化,小学教育0起点,结果到小学发现别的孩子都比自己强,到底怎么办?(攻坚政策)一年级孩子自尊、自信,不来自于学习知识的多少,而是来自于外界对孩子的评价。一年级孩子笨不笨,他自己不清楚,但是往往压力来自家长平时的沟通过程中的交流,是否家长和老师守住自己的嘴,去激励孩子。对于校内,国家要求6年级前不准排名,最不济一年级是绝对不准排名的。就算校内做不到,作为家长,我们必须给孩子安全的港湾,告诉孩子他很棒!给孩子建立自信心。忍住,谁忍不住,谁家的孩子受伤害。拿初高中学员举例,厌学程度约等于100%。幼儿园具备认字的轮廓,而不具备认字的能力,具备学数学,但不具备学算术的能力。
养成好习惯,即规矩,即约束。外在的压力,内化为自我约束力养成好习惯的方法有两个:奖与惩,二者往往同时出现培养良好习惯的目的是追求效率当行为稳定成模式后,新的行为尝试受到排挤和压抑。所有行为习惯都与创新相悖每个方面有一两个良好的习惯就够了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是家长孩子手拉手,简单的事情坚持重复做强化好行为就养成好习惯,强化不好的行为就养成不良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自己的错误自己改。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不能寻找借口。
行为习惯的形成取决于孩子的成长环境,而不取决于孩子本身的自觉(幼儿园一直培养行为习惯,但因不注重结果,更多的是小学阶段培养,在小学阶段只有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任务,但没有矫正不良行为习惯的任务,行为引导行为在先,讲道理在后)衡水中学,成绩好源于高效率,但是论创新,几乎是0.好的行为习惯和高效率是相斥的。西式教育和应试教育相对比。所以在各方面有一、两个好的行为习惯就够了。专注力训练,学会迁移,方法千万种,找到其中适合的一种,比如大家一起朗读一段话。
家长和孩子齐声朗读,一天一段,随意段落,有时间可以读完谈论朗读时的感觉(现场老师要求我们一起读,耳、嘴、眼三合一),这个习惯养成了,学会迁移。案例:小孩子偷钱,家长打也打、骂也骂无用,问孩子一个月需要多少钱,我一个月需要50元,立马给到孩子,如果不够就说,够就得了,但是提出要求,一个月如果半路花没了,我也不再给钱了,如果月底后,你剩下多钱,我10倍返给你。过了10几天,已经花了30多元,到超市看了书包,告服务员这个书包我们月底来买,只要你不花钱,我们就买书包,月底得了140元,走呗买书包去呗,等等~~~我告你如果140元你不花,下个月你就1400元时间长了,行为习惯早就养成了。
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而不是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要不只会适得其反。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辅导小学生写作业,家长拿本书,朗读,家长把最好的状态拿出来。
(1、2年级)生活习惯、运动习惯、注意习惯
(3、4年级)学习习惯、道德习惯、思维习惯《分水岭状态》(增强阅读,读图、动画、音乐向文字阅读转化,动画片2年级前想看就看,3、4年级能少看少看,加强阅读文字,高年级后能不看不看,浪费思维能力)
(5、6年级)运用学习策略的习惯、尊重老师的习惯小学时期孩子的思维特征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交替发展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轨的关键年龄是9——10岁
小学阶段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 培养习惯
关于家庭教育初中阶段就分享到这里,希望这其中的案例和一些方法能够给到大家帮助和解答。如果还有需要解答的问题,希望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推荐您阅读更多有关于“教育”的文章
- 小知识
如何教育孩子(父母教育孩子的12个法
如何教育孩子(父母教育孩子的12个法则)十二法则”是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衍生出来的。对熟知少儿身心成长过程的专业教育人员来说,这些只不过是最基本的常识。在美国,很多普通家长也...
32132193 2021-10-03 - 小知识
远程教育心得体会(产品远程培训心得
远程教育心得体会(产品远程培训心得)随着公司产品的不断成熟,为越来越多的培训项目进行支持。并且随着疫情的影响,远程培训变成了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既高效的利用了时间,同时也可以通...
32165472 2021-09-18 - 小知识
- 小知识
- 个人日志
双创指的是什么(双创教育,正确的打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建立教师资源、导师资源的教师,让创业导师带着孩子们玩。在与外界资本、创业资源对接,内部创业者、平台资源...
3214149 2020-05-30 - 小知识
如何教育孩子(这7个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教育你的孩子,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但你不一样,孩子是你的唯一...
432710 2020-03-16